冲锋!向着脱贫攻坚的决胜!—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集中调研暨现场推进活动侧记

文章出处: 发表时间:2018-10-23

10月18日-19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刚过,校党委书记、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卫率校内相关职能部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赴隆回县实地调研,访农户、推项目、送援助、话党建,督导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现场推进定点扶贫工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图片1.JPG

10月18日上午,邓卫首先来到他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根安家中,细细核算收入帐,详细询问“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2015年,刘根安因车祸受伤,失去劳动能力,一家四口仅靠本有残疾的妻子李早云做点豆腐、种三亩薄田苦苦维系。2015年底,本已脱贫摘帽的一家人不得已再次返贫。2016年起,刘根安参与了白水洞富硒水稻种植项目,在我校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建成了人用安全饮水和污排分流,向村旅游扶贫合作社定销土猪,今年大女儿幼师毕业也找到了工作,家中境况渐渐好了起来。“我们家要抓紧,尽快脱贫摘帽,不能拖后腿。”李早云说。

图片2.JPG

图片3.JPG

“您自力更生、奋斗脱贫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今后不仅是湖南大学会帮助您,我和我的家人都会持续帮助您,我们两家常联系,多走动!”

图片4.JPG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中央强调,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并重,输血和造血并举。今年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大输血力度,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扶贫,实现对驻点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覆盖。

10月18日下午,校党委组织部(党校)支部与白水洞村支部举行“学习脱贫攻坚精神 提振干事创业热情”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上,校定点扶贫办公室副主任、白水洞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世明同志介绍了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虎形山瑶族乡党委书记回荣隆、白水洞村党支部书记邓碧前同志分别介绍了脱贫攻坚整体情况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安排。

图片5.JPG

“白水洞的日新月异,源自于支部凝聚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干群一心,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牢固了党和群众的血脉联系”;支部党员刘喜东说:“脱贫攻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通过在白水洞村的实地调研走访,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的道路自信”;支部党员邓卫说:“湖南大学定点扶贫隆回县、驻点帮扶白水洞村,是锤炼党性、输出价值、实现高校服务社会职责的宝贵机会,既要在理论学习、硬件建设方面支持白水洞村基层党建,也要学习他们不等不靠,在恶劣自然环境下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推动我们的日常工作,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事业发展”。

120万元,用于白水洞村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并为基地开工奠基仪式培土。校党委组织部(党校)支部与白水洞村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校党委组织部(党校)支部书记李丰涛代表支部为白水洞村党支部启动了网上党校,并捐赠了远程教育设备设施。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近年来,我校依据现有资源禀赋,为白水洞村制定了10月18日下午,为进一步支持白水洞村产业发展,校工会副主席张志军代表学校与隆回县白水洞村九凤水稻种植合作社签订了“以购代捐”80万元产品的认购协议。据悉,这是在学校定点隆回县“以购代捐”1000万元农副产品的基础上,定向白水洞村的追加采购。

“决胜脱贫攻坚,既要适当输血,投入资金开展兜底帮助和项目引导。也要努力造血,一手抓党建,锤炼懂群众、作风实、真扶贫的党员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一手抓产业,形成村级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扶贫产业和贫困人口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从扶贫向脱贫转变,激发内生动力,凝练一股自强不息、主动脱贫的精气神”。

10月18日傍晚,调研组调研花瑶花文创扶贫项目。该项目自2014年起,通过发挥我校工业设计学科优势,对隆回“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小型化、实用化创新设计加工,推动艺术品走向大众市场,向文化衍生产品转变。项目团队通过联合美克美家、嘉宝厨柜等社会企业、对接高端国际市场,打通销售关键环节,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输出。项目建立花瑶文化展示基地和挑花设计工作坊,完成“花瑶花”App文化传播平台、“乡home”销售平台的建设,制定面向贫困人口的设计创新、培训赋能、订单生产的文创扶贫模式,曾登上米兰世博会和巴黎博览会,获得首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和非遗扶贫示范高校项目,联合国官网曾对项目予以介绍。

图片11.jpg

图片12.JPG

10月19日下午,在小沙江镇羊肚菌栽培基地,负责人肖铁文向调研组算了一笔收入账:“按每亩最低产鲜菌250公斤计算,每公斤售价400元,每亩收入10万,减去人工和成本开支每亩3万元,还有7万元一亩的纯收入。今年我的基地一共收割了四轮,保守估计收入都有百万元了。”2013年起,生物学院几乎每个月都有专家教授上门跟踪指导,彻底解决了病虫害防治、杂草杂菌侵蚀和菌种培育等规模化栽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关键技术问题。今年,肖铁文主动搭建起示范平台,通过“基地+农户+产业+技术帮扶”的形式,带动了隆回、绥宁和娄底、怀化等地贫困户发展羊肚菌种植。最近,在生物学院的牵线搭桥下,他还谈下了一笔1000万元的投资,在宁乡承包1000亩地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首期将种植300亩。

图片15.JPG

隆回县委书记王永红(右一)陪同考察羊肚菌项目。

“你们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老师这一轮入驻瑶山已有半个多月,过去的四年时间里,为了开展联合设计工作营、培训挑花学员、运营工作坊,她几乎一两个月就要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这一次,是带了当得知通过实施“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也不会脱钩!”

“白水洞村凝聚了隆回的山水之美、物产之美、人文之美,通过这几年的扶贫实践,这还是一块教育宝地、科研宝地和文化宝地。更何况,我们还有在脱贫攻坚战中结下的战斗友谊和兄弟情谊。”10月19日晚,在白水洞村脱贫摘帽迎检誓师动员晚会上,邓卫说,“学校已制定了助力隆回县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今年全力保障白水洞退出贫困村序列;明年着力服务全县脱贫摘帽任务,确保白水洞村稳定脱贫;到2020年,帮助隆回县尤其是白水洞村统筹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们不仅不会脱钩,还会和大家一同把白水洞村建设成美丽乡村的示范,把白水洞小学建设成隆回县乡村小学的标杆。

图片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