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承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每个党员的内在活力和潜能,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创造和谐向上的先进支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组织活力,促进党支部建设、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始终是大学外语党支部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周边的普通教师,真正起到了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大学外语支部经常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探访革命老区”、“学习党章、党史”等活动,以永葆支部共产党员先进性。
1.“爱的温度”系列活动展现无限爱心
从2008年以来,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为“爱的温度”的爱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积极回报社会,不仅提高了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1)“爱的温度”募捐,将温暖带给拉萨的孤儿们
2010年10月,我们确定了以“爱的温度”为主题为西藏拉萨德吉孤儿院的孩子们募捐的活动计划和安排。
大家对这一活动积极响应,送来大包大包的衣物、书籍;这一倡议也获得了支部所在的两个大学英语教研室的老师们及学院行政支部一些党员的支持,他们也纷纷主动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其后,我将所有的衣物及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将其中一半衣物及文具以“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大学英语一支部”的名义寄往西藏拉萨德吉孤儿院,其余的衣物、文具及所有书籍以“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名义寄往四川泸州叙永县观兴乡观兴中学。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2)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回报社会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支部组织党员参与爱心捐款活动,广大党员慷慨解囊,在不同场合进行捐款,许多党员还缴纳数额较大的“特殊党费”;
2012年2月13日,怀化通道侗寨发生火灾,大批侗族同胞失去了家园,缺少食品、衣物,外语党支部马上行动,与学生支部合作,举行了募捐,募得爱心捐款近万元及大批衣物,支援灾区;
2012年4月,大学外语党支部与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联系,前往福利院开展爱心活动,捐助了大批衣物,并协助福利院工作人员照顾智障儿童;
2014年7月,大学外语党支部前往张家界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帮助学生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并与当地村委合作,设立“湖南大学基层党建联系点”,以进行长期的党建合作。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的活动已经成为我们一个长期的支部活动。
3)热爱学生,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大学外语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一直以来就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和快乐,我们将对学生的爱转化为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
作为支部书记,我以身作则,在学习上严格对待学生,在生活中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烦恼与问题,与学生关系亲近,2014年被评为湖南大学“师德标兵”,2011年被评为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青年党员莫婷一直承担“演讲比赛”指导教师的重任,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不间断地每天来回数十公里到学校指导竞赛选手,指导的学生连续多年在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奖。
2.热爱教学,锐意改革教书育人取得喜人业绩
大学外语党支部党员热爱教学,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勤学苦练在整个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已蔚然成风。
1)积极参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2010年,在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定下目标,要争创国家精品课程。大学外语党支部的党员们成为这一工作的核心力量。老师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做课件和准备材料,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大学英语》课程被顺利评为2010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0年11月,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申报“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2011年1月,成功获批示范点。2014年,《大学英语》课程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探索和实施“菜单式”与“学院订单式”大学外语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外语教学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我带领支部党员与大学外语教学中心精诚合作,锐意改革,在“基于语言能力实施分级,基于学习需求设置课程”的思路指导下,制订了大学外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采取“课程菜单式和学院订单式”相结合的模式,从2015年开始在全校逐步全面推行。
3)教学改革成绩喜人,教师业务成绩突出
锐意改革,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在各级各类英语比赛中表现不俗:近5年指导学生获各类英语竞赛省级以上奖励60余项,其中2015年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9年总决赛亚军1项;2014年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二等奖1项。
老师们也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先后有6人获湖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获“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教学比赛总决赛优胜奖。
教学成果奖: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3.热爱学习,不断进取科学研究收获丰硕成果
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2010年至今,支部共有李伟荣、胡素情2位党员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获得博士学位;莫婷、任远等6位党员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大学外语党支部的党员们参加国家级、部省级、校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并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和专著:
2010年之后共获得省级以上课题4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发表论文65篇;出版著作9部,主编教材27种。
大学外语党支部努力营造学习氛围,结合党组织和党员特点,不断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优化了党支部的工作方式,推进了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大学外语党支部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仍将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更好地服务教学,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