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党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治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建设、立德树人为主线,队伍建设、活动创新、平台建设三位一体,全面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良好局面,相关工作及事迹总结如下:
一、领导班子团结,党建工作有特色、有保障
学院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领导班子团结,党建工作有特色、有活力,党风廉政建设比较落实,党员发展工作有成效、有吸引力,思想工作有保障,党委在学院发展中发挥了比较好的战斗堡垒作用。
1.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到位。坚持党建工作和学院中心工作一起谋划、共同部署,多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学院党建重点工作。建立了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其本人联系日语系支部,并多次到基层联系调研,听取群众意见。
2.注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并按照学校党委部署,认真组织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组织全面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并全力支持行政班子开展工作。
3.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提出了构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发展、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工作要求,结合业务工作拓展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严格执行党内生活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基层党建活力提升计划”实施情况良好。
4.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目前学院教工党员比例为44.65%,双高人员党员比例高于平均比例,党员发展结构合理、态势良好。
5.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涌现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建立了学生党员一帮一制度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联系寝室制度。
6.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和学校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一岗双责”制,推进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抓好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加强师德建设,党员理想信念明显加强
加强党的建设核心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多年来,外国语学院党委涌现了一批师德标兵和优秀党员,在她们的引领下,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得到了明显加强。近年来相关活动与工作总结如下:
1、2005年至今,外国语学院教师中获得各种教学、荣誉奖项有70余人次,其中党员获奖比例为60%以上。先后有7位教师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其中有6位是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特色,多次获得学校表彰;2014年外国语学院考试与培训中心获评湖南大学文明服务窗口。
2、2014年5月19日,学院召开了党建活力计划项目动员会议,学院党委委员、教工支部书记、学生总支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研究了暑假学生家庭走访活动的安排。
3、2014年11月25日,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学习会,全体学生支部书记参加了学习。2014年12月21日,外国语学院党员集体赴长沙县开慧镇开展了“学《细则》、树信念”实践活动。全院共有40多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党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词,集体参观了杨开慧纪念馆及故居,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育基地在开慧纪念馆挂牌。
4、2014、2015年,学院党委系统开展了《党章》、党规学习活动;党委书记为党员上公开党课,与广大党员探讨“论共产党员道德修养”;分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及反“四风”教育加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
5、开展了师德建设讨论座谈会及青年教师座谈会。每年青年老师座谈会,院领导、系部负责人参加,共同探讨教学、管理及教风、学风工作。2015年12月,学院在书院九号举办了青年教师沙龙,党委书记龙跃君作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报告。
6、广泛开展了谈心谈话活动。针对青年教师、基础课教师等遇到的问题,针对教职工出现的职业倦怠,院领导主动开展了谈心谈话工作。针对青年博士们聘期考核的压力,院长主持专门召开了博士座谈会,讨论科研、教学及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青年博士们解惑。
三、重视党员发展,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外国语学院党委一贯坚持按照《党章》的要求,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党委重点加强了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双高”党员发展工作。主要措施如下: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每年有计划、有总结;重视党课教育,重视“双高”人员发展对象的培养;重视对优秀博士党员的引进。近3年共发展、引进了博士党员共7人,另有入党积极分子博士、教授4人(刘正光、贺川生、瞿莎蔚、戴松林),日语系支部提出了全部博士入党的三年规划;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全院现有学生党员273名,2015年发展学生党员57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10名,参加党课教育学生110名。
四、坚持活动创新,党建工作充满活力
多年来,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创新党建活动,通过创新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2014年7-8月,开展了2014年暑期学生家庭走访活动,组织四个教工党支部分别前往怀化、娄底、张家界、慈利慰问学院贫困学生,发放慰问金,在当地村支部建立党建基地并挂牌。
2、2015年7月,组建了青年教师在暑假前往隆回、龙山、新晃等地进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前往湘阴、岳阳等地进行学生家庭走访。学院“三下乡”工作被学校评为优秀单位。
3、探索了书院制改革,提出了外国语学院书院制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包括建立多层次导师制、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互动活动、举办中外优秀文化论坛等。目前相关环境、空间设计已完成,突出了师生“群居而学”的主题,待学院整体搬迁后全面实施。
4、2015年,学院党委召开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讨论会,建立了党委委员联系基层支部制度,建立了党员学习交流QQ群。学生总支坚持广泛开展关爱主题活动,并长期安排党员陪同(每月1次)康克荣老人去省脑科医院购药。大学英语支部长期负责联系、帮助病休教师韦朝晖。
五、打造工作平台,党建工作保障有力
1、建立了若干党建实践平台,为活力提升提供了保障。
2014、2015年期间,结合贫困学生家庭走访,学院党委相继在湖南隆回、桃源、娄底等农村基层建立了4个党建联系点。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育基地在开慧纪念馆挂牌。在湖南省党史纪念馆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党建基地的建设为学院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保障,有效地提升了我院党建工作的活力。
2、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积极营造学术氛围,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支持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学术活动等各种途径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学术水平。近五年学院举办国际或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8次,邀请专家讲学百余场,青年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会议并发言53人次,出国研修16人。二是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术、教学沙龙10余次,2014、2015年连续主办青年教师发展学术论坛暨外国语学院学术年会。三是建立了全体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学院拿出60课时奖励教师参加学术讨论与交流。四是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学院在职博士20人。
3、建立党员交流学习平台,学习型、服务型组织建设取得进展。建立了党员交流QQ群,集中发布学习教育信息,开展学习讨论。
六、德育为先,促进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超过200余人次参加院校专题报告会和宣讲会;组织开展道德风尚月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反响良好;举行主题升旗仪式和主题班团、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组织雷锋月系列活动;开展“学雷锋,明责任,知奉献”活动,增强实践育人实效;组织学生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重温湖大抗战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主题征文活动;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座谈会;召集学生集体观看爱国主义精神影片,帮助同学确立积极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信仰。
2、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组织2014级全体学生学习《我的大学我的家——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史话》文化素质教育读本;针对外语类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以“中外传统文化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效果良好。
3、大学生党建活动。2014年以来,共组织学生党总支14个支部开展活动30余次;学生党总支共组织召开党支部书记、团支书等党团干部学习党史国情、十八届四中全会及及五中全会座谈会和交流会8次;开展了本科生党支部公益服务、研究生党支部党史知识竞赛、优秀党员申报答辩、优秀党员思想及学业分享会等活动,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学生党建工作迈向新台阶。
4、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2015年12月学生党总支组织学生支部书记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2016年4月,召开了学生支部书记“两学一做”动员及工作部署会议,讨论并拟定了实施方案。为加强党委与各学生支部的联系,实施了党委委员、辅导员与学生支部对接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