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杏,女,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15级辅导员,分团委书记,网络专干老师。2007年入学至今,分别在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完成本科学习和研究生课程,获得湖南大学学士学位。自2011年7月来到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担任辅导员工作,工作至今分别担任了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本科生辅导员,并从2011年开始一直担任学院2011级辅导员工作,同时还先后兼任了学院学生党建、网络教育、学生资助等专项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指导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过往四年半时间,本人秉承着学风建设为一主线,辅导员博客、成长辅导室为双平台,以社会实践提升理论教学成效,强基础、抓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稳打稳抓开展工作。在学风建设、网络思政、心理健康教育、共青团工作、特色工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基础工作成效篇
一、贯穿学风建设主线,齐抓共管营造优良学风。本人制定落实各类管理、帮扶制度。所带年级重修三门以上学生减少8%,年级内一班级连续三年获得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一寝室四位成员两位保研、一位出国深造、一位创业成功。目前就业意向学生签约率为92%。所带年级中有国家级SIT项目4项,省级1项,校级6项。
二、以辅导员博客为平台,抢占网络育人阵地。本人2012年开设个人博客“青春永不散场”,至今共有日志285篇,点击量达63996,留言量2443。博客内容涵盖思想引导、党团、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通过博客平台,第一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学生认可。曾有位匿名同学在生日当天写了一封长达4300字的信诉说他的困苦,本人认真回复并送上祝福与建议。第二:个人理论研究获得一定突破。撰写博文《80尾巴的辅导员和90尖尖的学生》获得2013年全国优秀博文奖,参与厅局级研究课题湖南省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微言青春梦-大学生网络思政团队”,于微信公众号“微言青春梦”开设个人专栏“三生有杏”,定期推送更新文章,积极探索以博客为基础,结合手媒体微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方法。
三、以成长辅导室为依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担任心理专干期间,共报送心理健康排查32次,成功干预心理危机两起,建立院级成长辅导室“知心驿站”。
通过对学生开展成长困惑辅导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平均学期接待咨询大概30余次。并以特色团体辅导形式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本人共计组织“快乐起航”团体辅导5次,凝聚力素质拓展活动5次,经验分享会3次。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注重加强个人心理学领域专业学习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一定取得成果。成功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并经说课、试讲选拔成为《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必修课教学团队成员。
四、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共青团工作实效。本人担任分团委书记期间,团组织活力明显增加,团学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指导团组织获评2015年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团学工作创新奖。所带团学干部中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0人。自身积极参加高校团学工作交流。
工作期间,学生创新竞赛参与度提高,创业成果涌现。挑战杯参与度达17%。近三年学生中共有国家级竞赛荣誉6人,省级15人,校级10人。指导学生创建科技型创业项目并成立“长沙水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创立民办非企业单位“长沙高新区南波湾大学生企业家创业俱乐部”。
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增多,个人能力得到提升。本人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指导者称号,所带队伍连续四年获得优秀团队和优秀调研报告荣誉,并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5个。
特色工作成果篇
电子义务维修基地老品牌新面貌。强化基础工作同时,本人也注重提升特色工作。指导20年老品牌电子义务维修基地指导电子义务维修基地走进社区、街道、农村乡镇开展活动,维修校内环保节能灯,走入师生居民家中上门服务。为扩大电维影响力,本人采取线下实地设点和线上预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服务。争取资源在德智园区设立电维办公室,线下维修物品共计800余件,总计节约资源2.25至2.7万元。“电子义务维修基地”微信订阅号,定期推送电子信息、电器计算机维护等知识,并接收微信、微博网络预约维修,维修物品数增加了30%。指导电子义务维修基地获得“芙蓉学子·团队合作奖”、十大公益创业典型荣誉称号,活动受到湖南省教育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
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新品牌强势出击。本年度伊始,为了积极助力本科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院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激励本科生进入学院各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以加强本科生整体科研实力。计划内容包括导师项目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创新创业论坛,全方位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本人负责本科生与导师建队,组织实施创新创业论坛和相关成果整理宣传工作。
(1)导师项目组:组织同学加入导师科学研究团队,参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学习研究相关具体的研究项目,学习阅读论文文献,参与每周的研究生组会,提高本科学生的科研水平。本年度共有45个优秀导师参与此次计划,共有202名本科生参加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迄今为止,我院目前已有五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次序成功发表论文,两位本科生成功申请专利,另有七篇论文正在审稿中,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我院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绩,如庄秀娟老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晓霞同学在物理学科顶级杂志PRL上发表文章,实现零突破;赵楚军老师指导的硕士生石冰馨和博士生缪丽丽等人发表APL封面论文并被《自然—光子学》报道(http://news.hnu.edu.cn/zhyw/2015-12-02/8808.html)等。
(2)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邀请我院优秀教师参与,和同学们分享相关国际前沿科技知识,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以及出国留学建议等相关内容,为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培养科研方式方法,端正正确科研态度起到积极作用。
(3)创新创业论坛:本人指导院第二十五届分团委成立创新创业部,推出创新创业论坛。论坛邀请在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学者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不仅包括海内外在科研创新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教授,也包括在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中取得良好成绩已发表论文的本科生以及在创业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杰出校友等。论坛采用全面的宣传模式,最近一次PARAS N PRASAD教授专场开启了湖南大学首场全英文讲座,线上宣传在本院微信平台凝聚态上创建了关于创新创业论坛开幕的倒计时板块,每天定期推出相关推送,宣传新闻稿推送在湖南大学学生会、湖南大学团委、望麓自卑、湖南大学微生活等微信平台发表,论坛宣传海报也顺利登上湖南大学官网,物电院院网、千年弦歌、子非鱼等校媒网站首页,线下也在天马橱窗、德智橱窗、东楼、中楼、复邻舍等主要教学楼和宿舍楼粘贴宣传海报等。论坛开办至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理论研究篇
工作期间,本人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主持项目2项;指导省德育实践项目1项;参与项目5项。发表学工论文共计5篇,同时取得心理咨询师和创业教育讲师资格。个人也获得了部分工作荣誉。其中国家级奖项一次,校级荣誉6次。指导的学生团队也获得了芙蓉学子奖项和校级各类荣誉。
工作思考篇
除完成本职工作外,本人积极热心院校建设,结合自身岗位特点有以下工作思考。第一,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与建议。当今新媒体时代具有快速化、多元化的特点,在此挑战与冲击下,对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本人有几点建议,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积极跨学院组建学习型研究团队。运用新媒体网络学习手段,将新老辅导员专业知识进行传递和补充。
同时建议完善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培训、心理学相关技能培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培训、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党团建设专题培训、研究生管理工作专题培训、法学相关知识培训等。
对于如何提升辅导员职业归属感本人有以下不成熟的建议:工作分工建议更加科学明确,工作内容更加专业,工作范畴更加规范,岗位职责更加清晰,进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和细则,形成专业的辅导员工作评价和管理体系,为辅导员搭建合理的职业发展阶梯,完善辅导员职业制度保障,增加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二、近5年从事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一览
主要培训经历:
1、2011年7月,参加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
2、2011年9月-11月,参加湖南大学新进教师岗前培训;
3、2012年3月-5月,参加湖南省芙蓉心理培训中心组织的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培训班学习;
4、2013年7月22日至7月26日,参加湖南大学首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并顺利结业;
5、2014年1月4日至7日和2014年3月27日至30日,参加湖南省首期萨提亚模式转换式治疗培训班;
6、2014年5月13日至5月16日,参加湖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专题培训;
7、2014年6月25日至6月27日,参加由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部第82期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班暨网络思政教育专题培训班。
近5年在学生工作方面发表的主要论文一览
1、2012年,论文《追梦、释梦、圆梦——浅谈“中国梦”在高校中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研究》,发表于《管理学家》,2013年第5期,第219-220页;
2、2013年,论文《为学生、务实事、清纪律——立足高校辅导员岗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并被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入编到《求是先锋——领导干部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从书中;
3、2014年,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分析——以一例双向情感障碍学生自伤事件为例》发表于《科学导报·教育论坛》,2014年第24期;
4、2015年,论文《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与分析》,发表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第5期;
5、2015年,论文《以延安精神指导辅导员职业工作》发表于《商品与质量》,2015年第十二期,第220页。
四、近5年在学生工作方面研究的主要项目一览
1、2013年,主持负责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科普传万家”,并被湖南省教育电视台新闻求真栏目报道;
2、2013年,参加湖南大学基层党建品牌项目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量化体系建设;
3、2013年,指导教育部科技司下发高校科普传播试点活动“科普志愿者辅导团”,获得湖南大学“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奖;
4、2013年,参与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5、2014年,课件《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由湖南大学推荐参加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媒体课件大赛;
6、2014年,参加湖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中心团体辅导教师小组,并负责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与建筑学院“快乐起航”团体辅导;
7、2014年,参加湖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中心读书会,并主讲《变态心理学》第四章焦虑障碍;
8、2014年,参加湖南省优秀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青春在线-大学生网络思政团队”,并作为子项目负责人;
9、2014年,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指导湖南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暑期交流项目,负责新亚书院交流晚会以及湖南大学送别仪式;
10、2014年,指导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雷锋四季,让爱满溢”;
11、2014年,主持负责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环境保护项目“湘江长沙段水资源调研与保护宣传”。
12、2013年,参加湖南大学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阳光心理辅导团”,并代表团队参加立项答辩,最终项目被评为湖南大学校级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