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章飞,男,1962年生。1982年湖南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图书馆工作至今。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该同志于2002年起担任湖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同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副主任、《高校图书馆工作》杂志主编、湖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甘与书香为伴、读者为伍,用激情和智慧编织着自己为图书馆事业奉献终生的理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共产党员思想的先进性。
郑章飞同志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重要思想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在工作中能率先垂范,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
二、注重学术研究,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郑章飞馆长一直将科学研究作为图书馆抓职工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带领科研团队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个人也是硕果累累: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近10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论文《从立法角度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修订》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4期,担任《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二十年(1994-2014)》丛书执行主编,该丛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三、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作为图书馆的领头人,郑章飞馆长总是以战略的眼光高瞻远瞩,正确把握图书馆发展方向,带领图书馆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改革方面:一是进行机构改革,实现了“按需设岗”;二是进行人事改革。首先是对各岗位的人员配置进行优化,集中业务能力较强人员进行新业务开发;其次是尝试利用学生馆员代替正式职工参与管理或单独管理阅览室、书库,目前效果良好,今后将会逐步扩大学生馆员的参与面;再次是将文献编目等业务外包,减少人力成本,缓解人员不足压力。三是进行管理改革。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考核与奖励方案,将业务工作量化,严格考勤制度,对部门、岗位及个人进行年度考核,创建长效激励机制。同时,在经过国内外考察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先后推出咨询馆员和学科馆员制度, 逐步实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级分类管理,实行年度审核制,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潜力,做到人尽其才。
创新方面:一是创新服务内容方式。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首家“读者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开通了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查新中心建设,推进社会纵深服务;开通了湖南省首个移动图书馆——“湖南大学移动图书馆”;设立了新业务体验区;创建信息共享空间,整合图书馆各类资源,搭建内部协作系统,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主动嵌入到学校教学科研中去;开通移动图书馆、虚拟智慧图书馆等新服务方式,成立“阅读推广团队”、“微服务团队”,通过信息推送、朋友圈等方式,推出图书馆的服务;组建 “湖南大学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即时为学校、院系提供决策支持,在学校反响良好。二是创新资源建设模式。图书馆非常注重资源建设,一直在探索推动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的新路子。启动读者决策采购,组织读者进行图书“现采”活动,在各院系聘请“学生采访专员”,有效缓解资源建设“采”与“用”的矛盾,最大限度保证资源采购贴近读者需求;大力开展学科服务网站建设,实现了从资源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型;联合开通了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专业分馆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已启动建设学校第一个专业分馆——法学分馆。
在图书馆人眼里,郑章飞馆长是一个谦和、风趣和儒雅的人。他真正把图书馆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最重要部分。从事图书馆事业三十多年,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图书馆上上下下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并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形象。
郑章飞馆长以赤子之心诠释着他对图书馆的深情,对读者的厚爱;也正是以平凡之心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图书馆人,带领着图书馆一直向前,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