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书记胡辉杰同志,1969年生,1998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并入职湖南大学;2002年至2005年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该同志1998年因学校选派前往国家级贫困县桑植参加湖南省扶贫支教工作,1999年在支教点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该同志任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书记。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成立于2002年10月,现有正式党员14名,设支委3人。其中,女性党员4名;40岁以下党员4名,40-50岁党员7名,50-63岁党员3名。在该同志的带领下,教工第一支部曾先后获得“湖南大学先进党支部”(2013)和“湖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平台和载体(师德师风建设)”(2013,全校共4项)两项殊荣。该同志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支部书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群策群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推动支部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扎实抓好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堡垒作用
该同志深刻地认识到,高校党支部虽然是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最基层组织,却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直接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为加强支部建设,使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该同志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不论职务高低,实事求是做好考勤工作,认认真真填写《组织生活记录》,把“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党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开展两项党内法规主题宣传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系列党的中心工作和形势任务与每月组织生活会、党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等组织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为及时了解支部成员特别是青年同志的思想工作动态,该同志专门建立了支部微信群,既能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又能有效听取党员的批评和建议。为增强教育的有效性,该同志广泛运用读书会、专题讲座、调研报告、参观革命纪念地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党内与党外、院内与院外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2016年5月15日,支部同志与部分学生党员等专程参观浏阳市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和胡耀邦故居,重温入党誓词,践行“两学一做”。6月5日,支部联合其它支部专程参观了雷锋纪念馆和湖南省党史纪念馆,温故知新,既回顾党95周年的光辉历程,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每个党员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二、勤恳敬业一心为公,廉洁自律克己慎独
文学院人少事多,党员的以身作则尤其重要。胡辉杰同志特别注重发挥老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如郭建勋同志常年痛风,严重时数天不能走路,但只要有可能,拄着拐杖也坚持工作;刘再华同志声带息肉问题困扰数年,迫切需要手术,却一推再推,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讲坛上。胡辉杰同志亦是身兼文学院多种工作,如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民主监督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校教代会代表等,对每一项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同志负责全校性实训课程“中文写作实训”,每年修课学生4500人。该同志带领他的团队在每个夏季学期都是全力以赴,任劳任怨,丝毫不敢懈怠。
廉洁自律、克己慎独是一支部的优良传统。支部年龄最长的是63岁的前任院长郭建勋同志,刘再华、罗宗宇和刘舸同志是现任正副院长。他们从来不在文学院报销一张汽油票、一次电话费、一顿私人宴请餐。胡辉杰同志注重充分发挥上述党员的模范作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为切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该同志积极建言,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把以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胡遂教授高祖父)等湖湘名家的优秀“家训家规家风”与党的廉政建设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特色鲜明、古为今用的创新型党支部,树典型,扬正气,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打造精品教学团队
教工一支部是典型的“双高”型教学队伍,含教授6人(其中4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助理教授3人,且都有博士学位。近三年支部成员科研成果丰硕,获得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10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32篇CSSCI论文;国家级学会副会长2人次、常务理事3人;省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4人、第一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1人。教工一支部科研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
支部成员承担了文学院近一半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获得校内外普遍赞誉,并涌现了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胡辉杰同志负责实行的《大学基础写作》(郭建勋主持)系湖南省精品课程;“信息化条件下中文写作实践训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郭建勋主持,排名第二)获得湖南大学2015年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2016年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2015年,该同志独立主持校级和省级教改项目各一项。
支部还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且成效显著。刘再华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罗宗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刘銮雄本科教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刘再华和陈伟华入选博士生导师。陈伟华入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百人工程”。
四、积极探索多样模式,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作为人文学者,教工一支部成员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胡辉杰同志鼓励支部成员创新思想教育模式,通过讲座、博客、QQ、微信、电视、视频、著作等各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支部涌现出一批爱岗育人、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郭建勋、胡遂等倡议的《湖南九章》网络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反响热烈。评选得到了湖南省委高度重视,最后选定的9篇文章结集出版,成为湖南向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高端名片。胡遂不但获得湖大“天宇教师奖”、“大学四年里印象最好的老师”、“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等系列荣誉,而且曾名列评师网全国百佳教授第五位、湖南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之首。她通过近200场校内外讲座、22万访问量的新浪博客、面对面的爱心交流、慷慨捐款等多种途径生动地诠释了“妈妈老师”的美誉。2013年,胡遂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校做出了《关于开展向胡遂同志学习的决定》。
综上,胡辉杰同志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仰坚定,无私奉献,知敬畏守规矩,是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特此推荐。